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董保立:争当致富“领头雁”
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董保立:争当致富“领头雁”
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董保立:争当致富“领头雁”
长城网(wǎng)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张伟
“咱们这个小麦(xiǎomài),目前株数还(hái)可以。俗话说,三分种七分管,浇水(jiāoshuǐ)施肥得跟上。”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,连日来,文安县(wénānxiàn)益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保立带领社员深入麦田(màitián)实地查看小麦苗情、墒情等情况,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。同时,指导无人机飞手进行“一喷多防”作业,促进小麦增产。
“之前的农业不好(bùhǎo)干,乡亲们都是靠天吃饭,不成规模也没有(méiyǒu)技术,收成无法保障不说,还很难卖上好价钱。”董保立说。2010年,他带着儿时的梦想(mèngxiǎng),从内蒙古经商成功后回到家乡,立志要(yào)带领着乡亲们致富。
董保立指导无人机飞手(fēishǒu)进行(jìnxíng)飞防作业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
2012年,董保立牵头成立了(le)文安县益农农业种植(zhòngzhí)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,初始成员只有142名,现在已经发展了4000多名社员,通过(tōngguò)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土地托管协议整合土地共19300亩。合作社采取现代种植手段,提供农资供应、产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、市场信息、技术交流(jiāoliú)等各类服务。通过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方式,让村民成为合作社真正(zhēnzhèng)的主人,得到更多的实惠。
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知识,董保立(dǒngbǎolì)先后参加了中、省、市等(děng)各级(gèjí)农业部门组织(zǔzhī)的培训班学习先进技术(jìshù)。从河北北方(běifāng)学院、石家庄农林科学院引进现代品种与种植技术,小麦(xiǎomài)、玉米、薯类、黑花生、土豆等农作物和油桃、梨等水果的种植销售健康发展,成为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样板。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、国家级“示范股份合作组织”,省级示范采摘园、河北省农业科技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、全国种粮大户等。
“合作社坚持‘五个统一’生产(shēngchǎn)操作规程,即统一品种、统一技术(jìshù)、统一防治、统一指导、统一收货销售,实现(shíxiàn)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(guīmóhuà)、集约化。邀请技术老师讲解种植管理技术,了解市场动态,合理安排生产。”董保立说。
董保立(dǒngbǎolì)与农户查看西瓜的生长(shēngzhǎng)情况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
近年来,机械化、智能化农机(nóngjī)正为(zhèngwèi)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注入强劲动力。该合作社拥有农机驾驶及维修人员10余名,全部(quánbù)实现机械化作业,智能拖拉机、精量播种机、植保无人机等各类新型农机具,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引导下,变成一台台种地“神器”。
董保立还带领合作社实施种养结合,发挥资源优势,依据(yījù)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。推行粪尿无害化处理肥田技术(jìshù)解决了畜禽(chùqín)养殖的污染和畜禽尿液及冲洗水处理的难点。
“厕所粪污(fènwū)发酵后用到田里,不仅庄稼长得壮,每年还能节省不少肥料钱。”说起粪污资源化利用,董(dǒng)保利连声(liánshēng)称赞。该项技术增加了有机肥的投入量,减少化肥(huàféi)农药的施用量,避免了污染,节约了资源。降低化肥农药用量的同时,产量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为(wèi)了扩大产品(chǎnpǐn)的销售渠道,董保利还打造(dǎzào)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,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营销模式,为种植(zhòngzhí)户免费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(xìnxī)发布平台,提供技术知识、政策法规、行业展会等(děng)全方位信息,致力于为蔬菜企业、菜农、消费人群提供全方位、精准化、免费的信息及交易服务。还通过文安(wénān)帮大哥团队等平台进行电商直播带货。同时与大型超市、食堂、农贸批发市场等无缝对接(duìjiē)。成立了北京市向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各兄弟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组织起来,对接北京各超市和社区直营店,直供原生态农副产品。
董保立参与直播带货。长城(chángchéng)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
依靠农业带领村民致富,离不开(líbùkāi)高素质的农民(nóngmín),董保立通过举办创业导师培训、实训实习、技术(jìshù)咨询、创业场地、项目帮办、项目申请、技术人才引进等模式为更多(duō)人提供服务。合作社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,以促进(cùjìn)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(zēngshōu),农村发展为核心,以造就有文化、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,着力提高农民专业技能,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,承担了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实训教学(jiàoxué)工作,积极孵化大学生、复原军人、返乡农民工等创业。
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,解决了(le)当地80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直接(zhíjiē)实现农民(nóngmín)增收1600万元以上,间接带动其它行业产值3850万元,同时带动物资、培训、支付、印刷、旅游(lǚyóu)采摘等十几个行业的发展,推动了全县农业经济向优质高效发展。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